工商時報【彭禎伶╱台北報導】鬆了一口氣!事關壽險業要不要增提巨額準備金的保險會計─17號公報(IRFS 17)確定再延一年。保險業者表示,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(IASB)本周甫投票決定,將原本2021年要上路的17號公報,再延後一年到2022年。而金管會先前曾承諾台灣會比國際晚三年,再實施17號公報,原訂是2024年,現在歐盟已延後一年,則國內壽險業理論上會到2025年才實施,即至少還有6年的準備時間。先前保發中心形容過17號公報的威力,即與台灣保險市場極相近的南韓曾預估,17公報將造成南韓壽險公司增資42兆韓元(約新台幣1.13兆元),且有9家公司可能面臨巨額增資或被接管,台灣若採用亦可能面臨同樣的壓力。增資1.13兆元是什麼概念?目前國內壽險業有26.3兆元的資產,24.9兆元的負債,股本則約6,100億元,增資1兆元,就是再增加1.8倍的股本,恐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承受得起;但國內保險業者則表示,應該不用增資這麼高的金額,且各國保險監理單位都有一定的裁量權,可視國情及狀況調整相關的利率貼水,並要看實施時的市場利率水準。投資人應該都已熟悉壽險業龐大的投資資產,無論是股票、債券或不動產,都已用市價(公允價值)來呈現,資本市場好時,資產或未實現利益就大量增加,將公司的「潛在身價」顯現出來,而17號公報規定的就是「負債」,也就是國內壽險業21兆元以上的保單責任準備金,若以現在的利率水準來看,與未來要支付的保險金之間有多少落差,因此會跑出要增提準備金的問題。台灣壽險市場因為大部分是儲蓄險,且過去有很多的高利率保單,因此金管會曾承諾會再多給3年緩衝擊期,若現在國際間決定2022年上路,也就是2021年就會試算,台灣即是2025年上路,2024年試算,還有六年時間可以調整及準備。同時,不只亞洲國家實施上會有極大的衝突,就連歐盟也覺得有很多問題,仍待進一步調整及修改,因此這次才會決定再延後一年,且歐洲有些壽險公司的9號公報,即資產會計部分,也會跟14號公報一起實施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reimu89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